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10|回复: 2

【原创】---沉重的乡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 09: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沉重的乡情
我本布衣,少时躬耕,只因有一点点天赋,于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进了某重点大学,毕业后进入新闻媒体工作。这在家乡的父老乡亲看来,是莫大的荣耀,也有着通天的“本领”。
俗话说:一人得道,仙及鸡犬。邻里乡亲看到村里几十年出了这样一个“人才”,要求我帮忙的事情自然就多,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找我咨询或者上门寻求帮助。殊不知,我是一个疏于社交的人,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所以,相求的结果往往乡亲们是失望而归。
记得刚刚工作不久,伯母就来到省城,委婉的央求我搞个两三千元的贷款,我唯一能做的是安排伯母简单的吃了一餐饭,如实告诉老太太我的现状和工资收入,伯母听到我的一番陈述后,失望的回家了,为了让伯母心里略有平衡,我主动帮她买了返程车票,票价是二元七角。当时,我的工资是56元,还是所谓的见习记者。
类似伯母这样的要求还是可以体谅的,因为他们也没有别的门道,只有寄希望于我,只是我力有不及。有些亲友的要求就让人哭笑不得。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我参与开办了一档焦点节目,家中的父老看到我的大名署在片尾,就打电话给我,声称他的耕牛不见了,希望我在电视台播一播,帮他寻找耕牛。对于这样的要求我当然委婉拒绝,因为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当我的工作略有成就时,家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
前两年,村里修建学校,希望在外的所谓成功人士踊跃捐款,给我的任务是捐赠五千元。我是从那个贫穷的村里出来的,深知学生的寒窗之苦,没有玻璃的窗户能够让人直接感受外面的春夏秋冬。虽然我自己没有一个兄弟姐妹在学校读书,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捐了两千元现金,告诉村委会主任,这是我个人的工资,希望能够尽到微薄之力,我不能也不允许从公款中开支这笔钱。村委会领导听到我的弦外之音,开出收据后匆匆告别。
望着他们飞奔的小车,我的心里不是滋味,一个村委会主任能够坐上如此高档的小车,就不能用购车款兴修校舍?!也许他们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但愿如此!
我希望我的捐赠能够给学校添点砖,加片瓦。
前不久,刘氏家族兴修祠堂,同样要求我捐款五千,连续几次都被我拒绝,后来,族中人士请动我的中学老师出山,亲自追款,我不好驳了恩师的颜面,以父亲的名义捐了两千元。
为了让祠堂更显气派,也为了激励刘氏后裔努力向上,氏族长老要求我写一些文章,镌刻在祠堂之中,我想,这种事情还算可以,于是点灯熬油写了“刘氏天禄堂碑文”和一些对联,居然受到了阖族的表扬,力所能及的事不做那是懈怠和逃避。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我成为一个所谓的家乡“名人”之后,家乡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里,虽然我能够赡养自己的父老,能够补贴亲友一些不足,但是我始终有一种情节难以抹去,那就是家乡实在太穷了,虽然地处江汉平原,但是,传统的早出晚归,刀耕火种依然没有改变,村民们虽然解决了温饱,小康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是一个遥远的梦。
我只是一介书生,只是一个普通的新闻从业者,我的愿望是在家乡开办实业,带领父老相亲共同致富,这就是我的乡情。但愿有这一天。
沉重的乡情!
发表于 2007-3-1 19: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碌碌人生,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强如毛主席,周总理也不能面面俱到的,尽力而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 17: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外打拼也辛苦啊……家乡人知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啊三国

GMT+8, 2024-5-17 15: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