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加入我们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群组
Group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广播
Follow
排行榜
Ranklist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用户
三国梦苑
»
论坛
›
三国天下
›
妙手丹青
›
【推荐】三国旅游景点介绍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4483
|
回复:
43
【推荐】三国旅游景点介绍
[复制链接]
三国疯子
三国疯子
当前离线
积分
79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6-8-18 23: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给大家介绍一些三国的旅游景点,每天更新一点~~~~~~~~
[
Last edited by 三国疯子 on 2006-8-18 at 15:4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三国疯子
三国疯子
当前离线
积分
79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8 23: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襄阳古隆中
隆中距襄阳城13公里,位于群山环抱之中,面积约12平方公里,境内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及小量谷地。主峰隆中山海拔306公尺,盘旋起伏,状若盘龙。大旗山隔谷相望,形如卧虎。山上郁郁葱葱,山下流水潺潺。
公元207年冬天,诸葛亮离开了居住十年的隆中,这里就只剩下他的故宅——竹篱草庐,即所谓“龙离庐空”了。但集中反映诸葛亮政见的《隆中对》和形成这个对策的地方——隆中,却为后人追念不忘。在这里,他躬耕陇亩,咏啸东峦,聚名人志士于山林之中,高咏梁父于溪畔岩端,秀丽的隆中山林中布满了他的遗迹。人们为学习这些可贵的历史遗产和纪念这些故迹,对这些遗迹或“原所有而著其迹”,或“因所有而昭其节”。其中,三顾门是隆中最早有记载的古迹之一。
经千余年的建设和维修,在明朝中期,隆中就形成了以三顾堂为中心的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桥、老龙洞、梁父岩、半月溪、古柏亭、野云庵、抱膝石等十景,成为文物风景区。在明朝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隆中诸葛亮故居因襄简王朱见淑为争风水宝地而破坏。此后,又经数百年的恢复和重建,增加了草庐亭、抱膝亭、观星台、武候祠、石牌坊、荷花池、铜鼓台、中正堂、襄王陵等景点。
现在,隆中景点多为明、清时代建筑,房屋皆为四合院式,殿堂只带前廊,为木列架和硬山墙组合,不饰斗栱飞檐。搏风有彩绘,墙头尖除中央翘起外,两角常飞出双龙或双凤。顶脊花锦繁衍,顶面只疏点人兽,龙吻轻巧,建筑风格朴实、素雅而多采。
[
Last edited by 三国疯子 on 2006-8-18 at 15:2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国疯子
三国疯子
当前离线
积分
79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8 23: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南漳水镜庄
司马徽,系东汉末年襄阳城南学业堂经学大师,对学子们知之甚深,以知人荐贤(向刘备推荐伏龙、凤雏)名扬古今中外,号称“水镜先生”。司马徽原住襄阳东门外,与庞德公为邻。旧时地方志有他的住址。但不知何时迁往南漳水镜庄
司马徽隐居的水镜庄距南漳县城一里许,南傍玉溪山, 北临蛮河。水镜庄前立有“汉水镜栖隐处”石碑。左侧有荐贤堂,两进平房,中隔小院,每进3间,古朴庄重。玉溪山孤峰高耸,绿树成荫。山北麓之石壁,犹如刀削,有“三里石壁长廊”之称。壁中有巨洞,深30米,高8米,宽8米,昔传有白马出洞,故名白马洞。洞中建有水镜祠。庄后有两径通白马洞。一条沿头天门上山,过石拱桥再登台阶,至二天门。在此仰望,灌木如云,石壁欲倾。沿石壁向西凿有横道,外侧筑有城墙。出横道即至会仙门,再10余步,即入白马洞。另一条路在头天门之西,经过水镜祠门楼,上有“水镜庄”3字。两侧对联为“彝水环绕,明镜高悬”。进水镜祠门楼,亦达会仙门。水镜祠为两层阁楼,飞檐临空。祠前石洞前厅,明亮、幽静,壁刻有“洞天福地”4字。据传水镜先生常在此弈棋、弹琴。玉溪山顶海拔263米,登山四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水镜庄向为游览胜地,骚人墨客题吟颇多。清代罗梦元《白马洞怀古》一诗中有“云中汉水斜阳尽,槛外秦山暮雨来”之句,颇耐人寻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国疯子
三国疯子
当前离线
积分
79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8 23: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樊城水淹七军处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以后,便命关羽率荆州之师北上攻打襄阳,围曹仁于樊城。曹操谴于禁,庞德率领七军救援。庞德誓与关羽决一死战,遂放冷箭伤羽。于禁嫉庞德之功,将七军移屯于樊城北十里山谷——罾口川,自领兵截断大路,令庞德屯兵于谷后,使德不能进兵成功。时值八月,连日大雨,羽将兵移至高处,准备船筏,并派人堰住各处水口,乘当夜风雨大作之机,放水淹曹军。于禁事先未作防备,大雨骤至,平地水深丈余,七军乱窜逃命,羽率兵乘船射杀,于禁惧死投降,庞德力战被擒,七军全部覆灭。关羽威名大震,曹操欲徙至许都以避其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国疯子
三国疯子
当前离线
积分
79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8 23: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荆州古城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从他们自己立国图强、建立霸业的政治目的出发,都想得到荆州这块重要的战略之地。曹操经多年征战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即挥师南下取荆州;处于荆州下游的东吴孙氏政权,把荆州视为自己立国的屏障,早就两眼紧盯着荆州;大半生颠沛流离、苦于没有立足之所的刘备,更是将荆州看作命根子,把它作为建立未来政权最理想的基地。于是三方围绕荆州展开了激烈的争战,时而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时而又偃旗息鼓,暗中争斗。
魏、蜀、吴荆州之争,构成了三国历史发展的主轴,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终三国之世,无论是三国鼎足局面的形成,还是魏、蜀、吴霸业的兴衰,无不跟荆州的得失相关;而其中兴衰成败的历程,也无不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 荆州城,位于荆州市城区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组成部分之一。其城名因地处荆山之南而得。荆州为天下九州之一。西汉时,改九州为十三刺史部(州),荆州居其中。魏晋以降,荆州均为州、府之名。其治所多不固定,直到明初,荆州才作为城名固定下来。
荆州城又称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后置江陵县,作为县城而得名。其后两千多年里,江陵作为地名,历代沿用,故有一城二名。荆州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今荆州城北5公里的纪南城)后,这里就是楚国的官船码头。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还在此修筑了别宫,取名渚宫。公元前278年, 秦将白起攻占郢都,这里成为江陵县的治所。西汉初年,封临江王于此地。其后有东晋安帝、南齐和帝、梁元帝、后梁、隋末梁王、唐代南都、荆南国等在此建都。楚、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宋、明等朝,封王侯于此地。 荆州城的城郭,在战国末年形成。汉代已有城墙。蜀将关羽、吴太守朱然,东晋桓温、梁元帝、南平王高季兴等,都对荆州进行修葺,北宋末年,城毁。南宋淳熙年间,重修城墙,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挖城壕。元初,忽必烈下令拆除荆州城。元末,朱无璋称吴王时,派员依旧基重建荆州城。明末,张南忠率义军攻占荆州城,将城墙拆毁多半。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又依明代城基重新修筑荆州城,并重新命名城门:东门曰寅宾门,东南门(小东门)曰公安门,西门曰安澜门,南门曰南纪门,大北门曰拱极门,小北门曰远安门。 荆州城现存砖城为明末清初建筑。整座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城垣周长10.5公里,城内面积4.5平方公里,1970年后,随着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城垣上新开3座三孔城门,原有的6座城门,共有9座城门。 砖城内有土筑城墙,与砖城相依,城上可通行。砖城外有外环道与水城环绕。水城俗称护城河。荆州城墙高9米左右,城墙厚10米左右,城墙上有3座藏兵洞,24座炮台。原有城楼6栋,其中5栋毁于战乱,仅存拱极门(大北门) 城楼朝宗楼。八十年代,政府拨款重建寅宾门城楼,沿用旧名,曰宾阳楼。 荆州城自明末清初最后一次修复以来,已有350年历史, 至今保存完好,是我国现存为数很少的古代城垣中较完好的一座,是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一座完好的古城垣,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尤其是《三国演义》故事的广泛流传,使得荆州名扬四海。现在,荆州城已成为我国三国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的旅游区,有30多处三国遗踪和文化景点供游客探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国疯子
三国疯子
当前离线
积分
79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9 12: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黄冈赤壁
文赤壁
东坡赤壁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因断岸临江,崖石赭赤,屹立如壁,故称赤壁。素有“ 风景如画”之美誉。据考,著名的三国赤壁之战就是在此地发生,故晋代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古往今来有无数名人游览过赤壁。自唐代杜牧、宋初王禹贬谪黄州之后,赤壁之名日甚。至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黄时写有赤壁二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著名作品,更使赤壁名扬中外。 故清康熙末年,始更名为“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的楼阁始建于西晋 初年,距今约一千七百余年,后多次重建,现有面积四百余亩。建筑物 计有二堂(二赋堂、雪堂),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阁,留仙阁),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 峰),九亭(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 ,览 胜亭,望江亭,羽化亭)。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古朴典雅,具有浓厚 的民族风格。赤壁碑刻,闻名全国,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近二百块 ,其 中苏轼碑刻一百余块,居全国个人碑刻之冠。解放以来,各级 政府 对东坡赤壁非常重视,一九五六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经过几十年修建东坡赤壁已面貌一新,成为著名的文化古迹和游览胜地。
涵晖楼:为黄州三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北 宋初年。因楼依山面江,晚涵落日余晖,夜摇明月清辉,故名。现楼为一九八二年改建,亦名东坡陈列馆,其中陈列有苏东坡的著作,文具及后人研究苏东坡的著作。
东坡像:一九八二年立,高六米,为全国第一座大型苏轼立像。苏轼手握书卷,昂首远望,似正构思新的诗篇 。该塑像较好地体现了苏轼的精神风貌,为广大游客所赞赏。
二赋堂:始建于清初,同治七年重建因纪念苏轼赤壁二赋而得名。堂内正面嵌有近代书法家程之桢,李开 书写的二赋大型木刻,两壁嵌有徐世昌,杨守敬,程明超等人的书法石刻。匾额由李鸿章书写,堂前对联为辛亥革命 领袖黄兴所撰。
坡仙亭: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称誉苏轼为“坡仙”,亭因此得名。 亭内嵌有著名的苏轼草书<念奴娇 . 赤壁怀古>石刻,楷书<满庭芳.归去来兮>,<行香子>及<临江仙>石刻,还有苏轼画<月梅>.组字画佛像石刻,均极珍贵。
栖霞楼:宋代 黄州四大名楼之一,宋初王义所建,闾丘孝终重建。因楼背山面江 ,落日时,晚霞染红大江,照映楼身上下,风景佳丽,如霞归枉,故名。现楼为一九八四年重建。楼高四层,其中陈列有苏轼及其他名人字画碑刻 ,楼名为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所书。
碑阁:苏轼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历来为人称道。清光绪年间,黄冈知县杨葆初(字寿昌)因景仰苏轼的书法,择其词,词,赞,牍手稿精品,编成<景苏园帖>并勒诸于石。 一九二二年建此阁,将剩下的一百零八方碑刻嵌入阁内四壁,阁因此得名。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作品最多的苏帖石刻,其规模居全国个人书法碑林之冠。
挹爽楼:修建于一九二五年。苏轼的弟弟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曾有“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的描绘,楼由此得名。登上此楼面对西山,则有爽气扑面,心旷神怡感
睡仙亭:始建于宋,清同治年间重建。亭内有石床石枕。传说苏轼同友人游赤壁酒醉后,曾躺卧于此,故名。亭下赤色崖石上嵌有清代书法家钟谷书写的“ 赤壁”石碑。古时江水从此经过,迄今崖石上留有水流冲刷和撑船篙点的痕迹。
问鹤亭:原名玩月台,因位置高显,为赏月佳处,故名。苏轼的<后赤壁赋>中有孤鹤化为道士于梦中同苏轼问答的描写,为彭其文,一九二二年扩建赤壁时,遂将玩月台改名为问鹤亭。
留仙阁:此阁建于清光绪十年,取“坡仙长留阁内”意以名。阁内有著名的<东坡笠屐图>石刻,苏轼书写的<乳母任氏墓志铭>石刻以及著名金石书法 家杨守敬书写的<留仙阁记>石刻;还有近代书画家范之杰所画的<东坡游赤壁图>石刻。
酹江亭:明代始建,现亭为清代同治七年修建。 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樽还酹江月”的词句而得名,亭内三面嵌有石刻。正面墙壁嵌有清代康熙皇帝临摹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铫手书的<前赤壁赋>石刻:一生刻意学苏的清代书法家叶志诜八十五岁时 写的一笔“寿”石刻嵌于左壁。
放龟亭:传说东晋大将毛戍守邾城时 ,其仆人将他买养的白龟放生于此,后得善报。明嘉庆二十八年,知府郭凤仪附会传说,在矶下江边凿白石龟,取名白龟渚 ,亭因此得名。现亭为清代同治七年修建。此处为赤壁矶头。亭下崖石壁立,苏轼描写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丐千堆雪”的壮观景象即在此处。矶头江水冲刷的痕迹犹存,明代的白龟仍翘首蹲踞矶下水边。
雪堂:宋神宗元 丰五年苏轼所建,为其居住躬耕之所。房屋落成时适遇大雪,他因此将房内四壁均画上雪,命名为“雪堂”。现堂为一九八六年重建。中间为正堂,东间为卧室,西间为客室。正堂陈列有<东坡耕乐园>,<雪梅图>和<雪堂飞雪图>,客室内陈列有日本著名书法家加藤星峰书写的 苏轼名诗<东坡八首> 。
月梅画:苏轼画<月梅>石刻,嵌于坡仙亭内 。半镰新月,一株老梅,老干虬劲,嫩枝茁壮,花蕊吐香,生机勃勃 ,是苏轼贬黄时的优秀作品 。
寿星画:苏轼作。系以“德,寿,殿 , 宝”四字的含义合成的组字画,嵌于坡仙亭。
剪刀峰:为一巨大陨石 。因形似剪刀,清代诗人汪引芝附会为仙女剪刀失落人间,因此得名。
[
Last edited by 三国疯子 on 2006-8-19 at 04:28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国疯子
三国疯子
当前离线
积分
79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9 12: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蒲圻赤壁
武赤壁
赤壁位于湖北长江的陆水河,江河汇口上侧,地处江南,与江北乌林相对,距古城蒲圻(现赤壁市) 38公里。西朔洞庭巴蜀,东下吴越苏杭,北望汉沔千里,南倚古城蒲圻,汇江川之灵秀,尽江南之地利,素为兵家用武之地。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曾于此大破曹操。著名的“赤壁大战”就发生在此,历代史学家誉此为“周郎赤壁”。
赤壁摩崖石刻,传是周瑜破曹军后用剑所刻。
翼江亭位于赤壁山临江矶头,重建于一九三六年,系麻石构建,上盖绿色琉璃瓦,六柱六角,塔状尖顶,以赤壁山、铁山似金鸾两翼而得名,亭柱上有对联一幅曰:
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厄言、兴霸良策;
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
传此地为周瑜、诸葛亮观战之哨所,今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拜风台(武侯宫)位于南屏山上,又名“武侯宫”。分前后二殿,庙堂建筑面积310平方米,内殿供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的全身塑像,右侧有文物陈列馆,建于1979年,内陈列赤壁之战出土文物及在赤壁出土的其他文物二千余件,有刀、枪、剑、戟、镞、戈、带勾及三国东吴铜币“大泉当千”、“大泉五百”、“大泉当百”,并有东汉铜镜和剪轮“五铢钱”,大量东汉至六朝陶器。拜风台侧于1975年建有“东风阁”,供游人憩息。据清同治《嘉鱼县志》载:“明万历庚戍年(公元1610年)知县葛中宪建拜风台”。据宋人谢叠山《赤壁诗序》云:其地有烈火冈、周公瑾庙。今拜风台系1936年重建,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雏庵位于金鸾山腰,传为赤壁战时号为凤雏先生的庞统批阅兵书处,后人于此建庵以资怀念。现庵堂建于清道光年间,原为九重大殿,今仅存最上一重。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分为三个殿堂,第一室供有庞统全身塑像,第二室为赤壁图书馆,第三室为接待休息室。现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庵外有千年银杏树一株,其枝叶大如伞盖,荫遮古庵。
近年兴建于赤壁的《三国赤壁大战陈列馆》,陈列赤壁出土的文物。
翼江亭
九十年代初建在赤壁峰上的周瑜雕像。
关公显圣处
《三国赤壁大战陈列馆》
拜风亭
凤雏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国疯子
三国疯子
当前离线
积分
79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9 12: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枝江夷陵古战场
在今湖北枝江县古老背。公元221年7月,刘备率大军驻虎亭,准备一举全歼吴军,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而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国疯子
三国疯子
当前离线
积分
79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9 12: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宜昌猇亭古战场
位于宜昌市猇亭区,是夷陵之战的决战地。这里岗陵起伏,沟壑纵横,是一处能攻能守的用武之地。公元222年,刘备称帝不久,为报东吴袭荆州、杀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从蜀地出发,征讨东吴。开战之初,蜀军一举攻破巫山,打到秭归;第二年二月,进抵猇亭,设立大本营。东吴镇西将军陆逊,为避其锋芒,将连绵数百里的崇山峻岭全部让给刘备,半年时间不与蜀军正面交锋。等到炎夏,蜀军为避暑将营寨全部移进山林时,陆逊用火攻,烧刘备“连营七百里”,取得了夷陵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刘备带着残兵败将,由猇亭退到马鞍山,又突出重围,仓皇逃归奉节白帝城,一路留下了上马墩、下马台、将军垴、下马槽、赵望山、逃出冲、红血巷等10多处历史陈迹。现在,猇亭古战场遗址已经修复,再现了汉阙门、西塞楼、龙门哨台、酒仙阁等昔日的风采,还仿古建筑了帐篷式的刘备大寨、沿长江的栈道垛口和营房寨栏式的辅助设施,在猇亭游览,不仅能观赏古战场雄姿,还能听到这样一首民谣:“善溪窑下九条冲,九条冲前九棵松。明月桥下花石板,清风观内撞石钟。”这民谣说的是:刘备在猇亭屯兵期间,曾到附近的山冲植树。他在九条冲上各植一株松树,转眼成了九片翠绿的松林。他在石板桥上赏月,随口赞了一声石桥上树影式的花纹,石板果真变成了花石板。他到清风观去烧香,随便用马鞭在石块上敲击了几下,那石块竟声如宏钟。至今尚存的明月桥、清风观和善溪冲的九片松林,也是游人观赏的佳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国疯子
三国疯子
当前离线
积分
79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9 14: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当阳长坂坡
位于宜昌当阳市区西南部,古名栎林长坂。这里原来是一片斜坡高地,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为报诸葛亮火烧新野之仇,亲率精骑5000人马,从襄阳出发,追击刘备到当阳。刘备带领几十个随从仓皇逃走,随军眷属和上十万百姓都被曹军围困。赵子龙为救刘备妻小,单枪匹马与曹军大战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救了糜竺和甘夫人,又救出阿斗。从此,赵云获得了盖世英雄的美誉。“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也成为千古美谈。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在坡前立有“长坂雄风”的石碑,以作标志,供人凭吊。1934年,长坂坡始建公园。1979年,又重修了长坂公园。三开大门旁屹立着青石雕琢的雄狮、大象,威武壮观。园内正中矗立着高大的青石古碑,“长坂雄风”4字格外醒目。满园百年老树苍劲挺拔,亭榭建筑古色古香。公园外,兴建了街心花园,中间耸立着高约8米的赵子龙彩陶塑像。据史料记载,长坂公园周围5公里的地方,都属长坂坡古战场遗址。坡东,闹市区内是赵云与曹兵进行巷战处,现有一小节,就叫子龙街;坡西南,有一山岗,今名子龙畈;坡西田园中,还有太子桥和娘娘井的遗迹;坡东北四公里处,建有一座黄瓦红柱六角亭,内立一块石碑,上刻“张翼德横矛处”六个大字,相传这是著名的“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三国遗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3
4
5
/ 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手机版
|
小黑屋
|
啊三国
GMT+8, 2023-10-5 08: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