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6-20 12: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7
身处荆州的几年,你觉得你越来越像诸葛亮。
那几年刘备跑去了益州帮刘璋对抗张鲁,留你和关羽一文一武共治荆州,你只办了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多的是豪强不法,多的是世家逞威,有关羽这位傲上而不慢下的将军支撑,你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施政理念。
贼公平,谁犯法就治谁,后来有人钻律条漏洞,你就开始想法子自己弄一套律法。
那时候你觉得自己人到中年,意气风发,终于有了诸葛亮的三分英姿。
里面也闹出过很多官吏阴奉阳违的操作,但没关系,你在治理荆州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难以附加的满足感。
当你见到百姓们饱腹后的笑容,坐在田垄上谈笑的景象,还有蒙冤的汉子跪下谢你,你一边扶起他,一边涌出无穷的精力。
无数次的,你无数次的踏足荆州田间巷陌,当你对荆州的了解几乎与底层老吏一般,自然也就没人能欺瞒你了。
关羽有时候也来找你,说人力有时穷,该休息还是要休息。
你兴致勃勃,说不行,荆州的世家豪强还不习惯如今的律法,我休息一天,可能就有人受到伤害,民生多艰,一点点伤害可能就是一家三口的性命。
关羽也没法多说什么,只能看你劳心劳力,事必躬亲。
当曹操再次发兵攻孙权,孙权向荆州求援,刘备得到消息要从益州离开,顺口就朝刘璋要了波离开的粮草。
刘璋不愿给了。
刘璋的属下张松更着急,这会儿能看出刘璋是草包的人不少,张松就是其中一个,他写信劝刘备,说别走啊,留下来大事可成,走什么?
这信没送出去,就被张松的哥哥揭发了,张松当场被刘璋咔嚓掉,还令守关将领不要再跟刘备互通文书,原本想走的刘备就此停了下来。
当时在刘备身边的不是你,而是脾气与刘备更相投的法正,法正跟刘备对坐,轻声说事已至此,走便不危险吗,身家性命皆寄托在他人一念之中,是英雄所为吗?
于是刘备起身,决定入蜀。
庞统法正跟在刘备左右为他谋划,你就在荆州一边安抚孙权,派兵相助,一边尽力调配荆州粮饷兵马,输送入蜀,助刘备攻打益州。
这样连轴转的日子过了一年,你接到刘备的消息,益州打得有些艰难,已经到了围城攻坚的时候,要你带兵来援。
你自认为政的本事已经练出来了,如今带兵西进,一路上尝试着发展自己的兵法。
这会儿你才发现你只需要做出战略决定,并不用实地作战,但要让你对着地图精准预判,敏锐察觉对方防线的虚弱出,然后分兵作战,迅速击破,再合兵前行,你实在也有些懵。
几次读档之后,你终于确定了行军路线。
顺江而上,先攻巴东,再由张飞攻克巴郡,上演义释严颜的戏码,随后分兵两路,张飞扫荡巴西、德阳,赵云轻取江阳、犍为。
没有这上下两路兵马先取两线城池,很容易被敌军偷袭补给线。
这也是你几次读档学到了血一样的教训。
至于为什么历史上诸葛亮就是看看地图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他不会学朱棣和刘秀,啥也不管,直奔成都,你实在不明白。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往往都是矛盾的,就如同重耳在外而安,班超冒险出手,区别就在于你面对实际情况,究竟要作何取舍。
能每一步取舍都答对的,才是千古无二的诸葛亮。
踉踉跄跄,走过第一段军旅生涯的你,终于抵达成都,这会儿庞统已经中箭离世,简雍劝降刘璋成功,你看着久别重逢的刘备,不知该恭喜还是该说节哀。
|
|